本报记者 吴炳晶
30年前的今天,1984年1月6日,《中国食品报》正式创刊。
抚摸着那泛黄的一摞摞《中国食品报》合订本,重新翻阅那些布满岁月印痕的采访笔记,一段段珍藏于心底的记忆油然而生,鲜活如新。
30年间改革开放大潮将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向一个又一个巅峰,我国步入了空前繁荣昌盛的大时代,取得傲世惊人的伟大成就。伴随这个大趋势,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历史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食品报》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创办起来,逐步成长为一张在中国食品行业有权威、有建树、有影响、有潜质的第一专业大报。
揭开尘封的历史,追溯一路风华,由感动而思考。30年,中国食品产业和《中国食品报》伴改革而前行,应当感怀那些曾站在改革潮头的行业先锋领袖。他们不但为中国食品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留下了一大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霞满天,星斗璀璨。该写的人很多,想说的事也很多,由于篇幅所限,我只能从采访笔记中撷取五个人的五个片段,让这些人和片段串起30年美好时光的点点滴滴……
创始
片段1.
时间: 2002年2月9日
人物: 杜子端
杜子端是中国食品报社第一任社长,采访他,主要是听他畅谈。他的知识面很宽,从田间到餐桌,都是他的话题。
1981年1月,胡耀邦总书记在一份情况反映上批示“食品工业大有可为,须有个部门抓总”。同年3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筹建重担落到时任农业部副部长的杜子端肩上。经过紧张筹备,当年10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成立,杜子端任会长。
1983年的一天,杜子端找来《科技市场报》的社长黎莹,他说:“旧中国食品工业屈指可数,解放后也没什么进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很快,已形成包括24个门类的庞大工业部门。但是,我们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都相当低,企业干部和职工技术素质也很低。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如何吃得好、吃得有营养逐渐提到日程上来。同时,我国的烹饪技艺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这些也急需搜集、整理、总结、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急需创办一张食品报,一个食品出版社,一个音像出版部,条件成熟后再办成制片厂,以全面完成指导食品生产、引导食品消费的任务。”
此后,杜子端亲自过问报社筹建的每个细节,没人调人,没钱找钱。就这样,1984年1月6日,中国食品业第一张专业大报《中国食品报》正式创刊了,杜子端兼任第一任社长,他主张的“指导食品生产、引导食品消费”成为这张中国食业第一报的办报宗旨。
《中国食品报》一经问世影响迅速扩大,一度发行量突破30万份。《中国食品报》不仅为行业和社会提供了大量信息,也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决策的重要参考。1984年1月18日,刚刚成立的《中国食品报》向党中央报送了第1期《内参》,报社记者孙树兴深入北京六必居酱园采访,看到这家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食品老字号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写出了《濒临绝境满目萧条 北京六必居酱园亟待抢救》的调查报告,文中触目惊心的场景震惊了胡耀邦总书记。1月20日,胡耀邦作出重要批示并转给北京市领导人。北京市委迅速作出决定,立即帮助六必居解决生存问题,并举一反三,对北京多家食品老字号进行调查,给予了多方面的扶持。很快,在北京形成了一个抢救京华老字号的高潮。这一行动让濒临倒闭的六必居酱园得以重生,另外几十家食品老字号得到拯救,很快度过困境走上了复兴之路。
采访手记
抚今追昔,感慨良多;斯人已逝,风骨犹存。
对于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展起来的中国食品工业和中华食文化,杜子端始终是举足轻重的领军人物。
杜子端较早提出县办工业发展战略,并以自己所熟悉的农业、食品工业的优势来分析看待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力主农业与食品工业要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他第一个提出“食品工业要成为第一位的工业”的观点,并希望为此做好“十个准备”。他提出走“一日三餐工业化”的路子,将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1994年,杜子端联合各界人士创建了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他强调食文化研究在食品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同时,编写了《中国食文化学》大纲,拓展了中国食文化的理论体系。
恩师
片段2.
时间: 1998年12月7日
2001年3月20日
2004年1月10日
人物: 于若木
1998年12月7日,正值《中国食品报》创刊15周年之际,于若木来到报社指导工作,并欣然为本报题词:立足企业、面向市场、以食为主、兼收并蓄。我向于若木汇报了报社15年来改革发展情况以及今后加快版面更新,拓宽新闻视角、开展多种经营、实现立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于若木听后非常高兴,她说,《中国食品报》我很爱看,每期都要保存。有些栏目,比如“营养与食品卫生”已成为报纸的名牌栏目,读者很欢迎。那天我陪同于若木参观了报社的照排中心和编辑部,她亲切地慰问了当班的采编人员,鼓励大家不要辜负广大读者的期望,一定要把报纸办出特色来。
2001年3月20日,我到北京医院看望养病的于若木,并向她颁发报社高级顾问聘书。一进病房就看到,在老人的床头、茶几、书桌上,都摆放有不同日期的《中国食品报》,有些文章上面还加有批注。于若木说:“我是《中国食品报》的忠实读者,有时当天的报没有看完,我还要专门收起来第二天再仔细阅读。”于若木高兴地从我手中接过聘书,并叮嘱报社员工一定要把报纸办好。病中的于若木仍然不忘关心报社的发展,她对我说,《中国食品报》扩版之后新闻性更强了,报道范围也更广了。她还注意到本报对社会上的许多热点问题,比如核酸问题、补钙问题等都有及时客观的反映,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全面报道争议双方的观点,让读者对问题有个全面的认识,这一点应当坚持。
2004年1月10日,中国食品产业21世纪国际竞争力高峰论坛暨中国食品报社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那天天气格外寒冷,北风呼啸,人们都担心年事已高的于若木不能出席大会了。就在开会前15分钟,于若木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大会堂门口,她在工作人员的陪伴下,稳步走进大会现场。据于若木身边的工作人员介绍,于若木那天推掉了四个活动,她一再表示,中国食品报社的活动一定要参加。当场,我代表报社全体员工向于若木深鞠一躬,表达报社全体同仁对这位老人的崇敬之情。
采访手记
于若木,头发灰白,待人谦和而亲切,一口普通话,慢慢谈问题。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思路清晰。从她的谈吐中可以感受到,她很有文化修养。谈论营养话题时她可以滔滔不绝,回忆往事时她常常呈现沉思状。说她是陈云夫人,不如说她更像一位老大姐。
于若木是我国公认的营养问题专家,有人称她是中国食品营养界的典范和旗帜。上世纪80年代初,于若木涉足营养领域并进行探索研究,先后汇集出版了《于若木文集》和《于若木论学生营养》等专著,她倡导实施了护苗工程、大豆行动计划、学生营养餐及学生饮用奶计划等工程,将食物结构调整推上我国国策。
一杯奶,一个民族;一顿学生营养餐,一个国家的未来。于若木为国家、为民族、为下一代而不懈努力。如今,当偏远山区的学生娃吃上免费营养午餐的时候,我相信,他们一定不会忘记率先倡导这项计划的于奶奶。
顾问
片段3.
时间: 2004年11月9日
人物: 孙孚凌
2004年11月9日下午,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中国食品报社联合举办的东西方食品高层论坛上,我采访到专程前来参会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本报高级顾问孙孚凌。
孙孚凌精神矍铄,我们一起畅谈,兴致勃勃,惬意轻松。窗外已是北京的深秋,而畅快的交谈平添了融融暖意。
孙孚凌强调,食品安全是个大概念,包括如何阻止水、土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到食品中,如果科学家们能够研讨出怎样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将对人类是个伟大的贡献。
他肯定了本报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下一步的重点应当要选准既是行业热点又和百姓关联度高的话题,抓住不放,“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每年做几个有影响的专题报道;同时,要专题研究食品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最大程度地造福百姓。
那次采访,谈的话题最多的是报纸。记得当时孙孚凌突然反问我:“你说什么是报纸?”我答:“报纸是宣传政策、服务读者、引导消费的载体。”孙孚凌点头同意这个说法,但他有自己的思路:“报纸就是信息。要提供信息给读者,具体到行业报,就要提供专业信息给专业读者,还要提高读者对科技的认识水平。”
真知灼见,简洁明了。直到今天,孙孚凌的这番话依然对本报细分行业、抓实定位、逐步深化的办报理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采访手记
一直以来,孙孚凌非常关注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变化,在一些产业政策,经营理念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同时,他心系《中国食品报》,关心这张报纸的成长。在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期间,尽管国事繁忙,他仍自费订阅了《中国食品报》,并坚持每天浏览,有时对推介新科技的文章还会读上两三遍。
在全国工商界,都知道孙孚凌敢直言,以广开言路著称,更以集思广益见长。他曾对我说,《中国食品报》是全国有影响的大报,要有专业的视角,要让厂长、经理、专家学者都爱看。食品产业链很长,知识跨度很大,一个人什么都懂不可能,你们的任务就是把正确的东西传播出去。对食品安全的隐忧,一定要说真话,实事求是。
总管
片段4.
时间: 2010年11月26日
人物: 张勇
2010年11月26日,我和副社长张建斌、副总编王亚南前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拜访时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张勇。
张勇对《中国食品报》给予了充分肯定,阐述了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客观分析了食品安全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对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以及宣传报道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他指出,食品安全问题学问深、难度大,尤其现在食品生产商业化了,管理难度前所未有。这里就需要媒体切实发挥自身的优势,既要为老百姓服好务,也要当好政府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参谋。《中国食品报》一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特点,让老百姓觉得你们是公正客观的,是可信的,同时要讲究宣传方式,多做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报道。
他向我们介绍,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非常重视媒体在食品安全宣传中的作用。当时担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的李克强多次指示,要发出更强的声音,要有宣传出口,要把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做得更扎实,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得更广泛。《中国食品报》作为食品行业的第一大报有责任和义务做好食品尤其是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
他恳切希望媒体对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和媒体一起探讨和摸索,尽快让食品安全工作更上一层楼,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殷切期望。
谈到媒体如何做好食品安全报道,张勇强调说,现在面临“十二五”规划开局,媒体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一定要客观公正地报道,无视问题的存在或文过饰非固然是错误的,但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不顾事实而刻意夸大,搞得人心惶惶,甚至是无中生有,败坏企业声誉,危及行业发展,破坏社会稳定,更是不能容忍的。
采访手记
身为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工作“大管家”,张勇给我们的第一印象非常朴素:七成新的蓝色夹克,简洁的办公室,语气平缓,亲切质朴,平易近人。而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他对记者十分尊重,对采访非常重视。从对《中国食品报》了解的细微程度和对各类新闻媒体在食品安全问题报道的掌握情况,明显看出他对我们的到访做了细致的准备。
现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的张勇不回避我国已进入食品安全风险高发期易发期的现实。他有他的思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关键是食品监管要正确理解好、承担好两大责任。一是承担起严格监管的责任;二是承担起引导社会参与、促进社会共治的责任。可喜的是,他为之倾力的以统一监管取代“多龙治水”,一体化、广覆盖、专业化、高效率的食品监管体系和社会共治格局目前已经形成。
2013年也是《中国食品报》又一次获得提升发展的一年,在张勇的支持下,《中国食品报》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业务指导报纸,这对报纸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做好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的责任更重了。
挚友
片段5.
时间: 2013年5月22日
人物: 李士靖
2013年5月22日午后,我和报社同仁共同迎接了一位特殊的常客,他自称是“食品战线一老兵”。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话语睿智,声音洪亮,透着一股傲人的风骨神采,如果不是自报年龄,谁也不会相信站在面前的是一位88岁耄耋老人。他,就是原北京食品协会会长、原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士靖。
他2005年80岁高龄时才从工作岗位退下来。这次参加报社座谈,不仅带来了他对国内外食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更带来他花费几十年心血撰写、搜集整理的有关食品行业的书籍和《中国食品报》剪报资料,多达14本。他说,这些一手资料全部交给报社,可以从中挖掘新闻线索、借鉴过往经验。“30年来,《中国食品报》一直是我学习积累食品知识的主要来源和渠道,我感谢这张报纸。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李士靖淡定而率真。
厚厚的资料捧在我手里,这分明是这位老人交给报社的一颗滚烫的心。
谈到与本报的深厚情谊,李士靖感慨万千:《中国食品报》发展到今天,真是太不容易了。他给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潜心研究分析,李士靖归纳出,《中国食品报》30年中最具影响力的食品行业重大新闻深度报道走向:上世纪80年代,抢救食品老字号;上世纪90年代,关注国际食品交流盛会;本世纪初,聚焦突发事件;近年,支持民营食品企业;10年来,纵览世界食业动向;眼下,探索健康产业发展方向。
在座谈会现场,这位老人对年轻编辑记者们提出希望,一定要发挥食品业的喉舌作用,广泛传播引导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李士靖凭借他在食品业的几十年潜心研究和大胆实践,预测说,今后10—20年是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扩张的黄金期。他希望《中国食品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多关注报道世界500强及国内大的食品集团的发展及研发动态,并与之合作。此时,他引用了《孙子兵法》作为提示: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采访手记
现在,我的办公桌上,整齐地码放着厚厚的文件袋资料和一页页复印装订整理成册的剪报,还有他密密麻麻写满一本又一本的阅读笔记。我和我的同事会慢慢体味、学习、消化。这是《中国食品报》的无价之宝,这是我们与这位老人不解的善缘。
30年光阴,30年激情,30年传承,30年跨越。五个人,五个片段,只是其中闪光的点滴。其实,《中国食品报》还有着众多难以忘却的、在我和报社同仁心中、在中国食品产业进程中炫目的精彩,比如在“非典”肆虐的时候,我们的系列报道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报纸发行量创记录地达到34万份;比如在每一次食品产业出现争议的时候,我们都力求通过科学的声音、专家的声音释疑解惑,让读者客观判断;比如在食品产业重点领域需要格外关注的时候,我们的记者总是率先走向一线。
《中国食品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坚持正义、追求科学的精神和勇气。面对不良的诱惑,没有屈膝;面对恶意的打压,没有低头;面对艰巨的困难,没有退缩。也正因如此,《中国食品报》赢得了中国食品产业的尊敬,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尊敬。
深化改革的2014年,《中国食品报》也面临新的考验。我们正在做这样的准备:通过行业细分、区域细分,突出行业特色、区域特色,把企业、读者想看的、爱看的集纳到《中国食品报》这个平台上;通过中国食品网络电视中心的建立、运行,加速纸媒与全媒体的链接、互补,在转型中打造《中国食品报》新品牌;通过专业视角,深化食品监管、食品安全的新闻报道,努力做到客观、公正、权威、可信。
没有一个行业像食品行业那样对人类如此重要,并与我们的幸福、子孙后代的未来息息相关。下一个10年、20年、30年……为了天大的事业,为了百姓的食品安全,为了我们的读者,为了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为了传媒的改革转型,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再次扬帆出发。
本版图片: 本报在京员工全家福
本文标题题字: 吴炳晶